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行程過半,地方配套方案陸續出臺,改革或進入從央企到地方的加速期,但在改革的深度和廣度上,依然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問題。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是可衡量、可考核、可檢驗、要辦事的,改革的后半程應從典型示范拓展到點面結合,后進者的進展或將影響到最終改革的成效。 加速與顯效 6月末,寧夏發布《自治區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并配套發布《自治區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任務分工》。在此之前,海南省下發《海南省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深入推進省屬企業重組、混合所有制改革等重點領域改革。 自2020年國資委對外發布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以來,央企已率先行動,地方的改革緊隨其后。 南方電網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孟振平不久前表示,南方電網公司改革三年行動總體任務完成率超60%,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今年南方電網將基本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主體任務。 國務院國資委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央企集團層面100%制定了黨委(黨組)討論前置事項清單;超過93%的子企業實現了董事會應建盡建,其中六成以上實現了外部董事占多數;全員績效考核覆蓋率超過98%;剝離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基本完成。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張春曉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啟動以來,國資系統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以突出抓好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為抓手,突出抓好改革重點任務,總體來看,改革實、落地準、見效好。 “作為國企改革的重要抓手,國有企業在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上穩步推進,各層級界限逐步明晰。市場化經營機制框架體系逐步形成,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制度體系基本形成。此外,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基本形成?!睆埓簳哉f。 混改與布局 作為國企改革的重要抓手,自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實施以來,國有企業在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出資企業和商業一類子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力度明顯加大。 張春曉告訴記者,在混改過程中,根據不同企業功能定位,混合所有制企業股權結構逐步得到優化,市場功能性得到加強?;旌纤兄聘母锶^程監督力度加大,以常態化、流程化監督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在北京市此前對外披露的《北京市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中,重點從混合所有制改革、市場化選人用人、中長期激勵三個方面提出要求。并強調要通過混改深度轉換企業經營機制,分層分類開展混改,把上市作為主要形式。在上海市披露的方案中,也明確提出進一步提升國有資本證券化水平。 在央企層面,集團層面之外的混改也在穩步推進,一批混改后的公司已成功上市。張春曉說,對混合所有制企業根據國資和行業特點實行有別于國有獨資、全資公司的治理機制和監管制度。要推行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完善市場化薪酬分配機制,靈活開展多種形式的中長期激勵。 而在國有企業的布局上,優化和結構調整也在穩步推進。張春曉認為,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要緊盯高質量和現代化,在與經濟環境變化的協調和協同上下大功夫。要緊盯國際經濟政治環境的變化,圍繞服務國家戰略,堅持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結構調整和戰略性重組,從而全面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要建立布局結構調整長效機制,動態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 拓展與短板 盡管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已取得階段性進展,依然面臨諸多挑戰。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注意到,進入2021年后,地方開始密集披露改革方案,但與央企的改革進展相比,地方國企的改革依然進展較慢,一些地方政府至今沒有披露國企改革的三年行動方案,影響到地方國有企業改革方案的進程。 在一些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看來,國企改革的后半程應從典型示范拓展到點面結合,特別是要補齊改革的深度和廣度上的短板。 張春曉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當前國有企業在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許多細節方面需要完善,要加快建立并細化權責法定、權責透明、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機制,要使董事會成為企業經營決策主體。在推進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上,要在市場化、法治化上下功夫。